铜价上演"滑铁卢"行情 中国买家逆势抄底引发全球关注
——特朗普关税冲击波下,沪伦铜价倒挂催生罕见套利机会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周一(4月8日)经历史诗级波动:开盘15分钟内重挫7.7%至8105美元/吨,随后两小时暴力反弹近1000美元,日内振幅创十六年之最。这场惊心动魄的行情背后,中国买家在特朗普关税新政引发的市场混乱中,上演了一出教科书级的"逆势抄底"大戏。
关税冲击波打破全球铜市平衡
事件导火索可追溯至特朗普政府上周公布的激进关税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并针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34%的惩罚性关税。该政策直接打乱全球铜贸易流向,大量库存此前已被提前转移至美国以规避成本,导致中国短期供应趋紧。适逢清明节假期休市,中国买家未能参与上周铜价第一轮暴跌,周一开盘即面临沪伦铜价罕见倒挂(上海铜价一度较伦敦溢价1000美元/吨),进口套利空间瞬间打开。
中国需求巨鲸掀起反弹浪潮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占比超50%),中国买家的行动从来具有改写市场剧本的力量。交易数据显示,周一第二小时铜交易量突破2016年特朗普当选以来的天量纪录,中国制造商和进口商在8500美元/吨的心理关口果断入场。某国际投行大宗商品主管向本报透露:"当上海铜溢价飙升至87美元/吨(两年半高位)时,中国买家几乎是在用扫货来形容,这种购买力让空头彻底慌了神。"
历史规律重现:危机中的中国机会
这一幕似曾相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4万亿刺激计划曾推动铜价从2800美元/吨暴涨至8900美元/吨;2020年疫情后,中国需求复苏同样带动铜价走出V型反转。花旗集团分析师指出:"当中国买家出现在低价区间,市场往往能提前嗅到政策发力的信号。"尽管铜价当日最终收跌0.5%报8732美元/吨,但盘中高点已触及8900美元/吨,距离完全回补跳空缺口仅一步之遥。
多空对决升级 风险警报未解除
当前铜市正陷入"三重悖论":
1、基本面支撑:全球铜矿产能周期见顶,秘鲁罢工潮加剧供应紧张;
2、政策面压制:特朗普关税政策若全面实施,可能使全球铜需求萎缩2.3%;
3、技术面博弈:铜价已跌破50日均线,但中国买盘形成强支撑。
机构预测呈现巨大分歧:美国银行大宗商品团队预警铜价或下探5700美元/吨,而高盛坚持认为中国需求将推动铜价在二季度重返9000美元/吨上方。值得警惕的是,当前LME铜库存已降至7.8万吨的十年低位,若中国持续扫货叠加罢工持续,市场可能重演2022年的逼空行情。
投资者如何应对这场"铜风暴"?
业内人士建议:
•短期:关注中国海关4月进口数据,若精炼铜进口量突破50万吨大关,则反弹行情有望持续;
•中长期:需紧密跟踪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执行力度,以及中国新能源产业对铜需求的边际变化。
这场由关税政策引发的铜价巨震,正在成为检验全球经济韧性的新试金石。当中国买家在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定价权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正在浮现:在铜这个"工业黄金"的定价体系中,东方力量正在改写百年来的西方规则。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