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钴价企稳!供需博弈下未来行情怎么走?40 万是终点还是新起点

钴价企稳!供需博弈下未来行情怎么走?40 万是终点还是新起点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11月24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报402000元/吨,与上个交易日持平,在经历前期持续上涨后,正式站稳40万元整数关口。这一平稳态势背后,是供应端刚性收缩与需求端稳步释放的精准博弈,而多重行业信号已为后续走势埋下伏笔。

11月24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报402000元/吨,与上个交易日持平,在经历前期持续上涨后,正式站稳40万元整数关口。这一平稳态势背后,是供应端刚性收缩与需求端稳步释放的精准博弈,而多重行业信号已为后续走势埋下伏笔。

持平表象下的核心逻辑:供需两端达成短期平衡

钴价在连番上涨后陷入停滞,并非行情降温的信号,而是供需双方短期力量制衡的结果。从供应端来看,刚性收缩的基本面并未改变,全球钴市“货源紧张”的底色依旧鲜明。作为全球76%钴产量的来源地,刚果(金)的出口配额管控持续发挥效力,2025年剩余可流通配额已不足1.5万吨,叠加当地矿山安全检查升级导致部分中小矿山停产,实际货源投放量持续缩减。国内市场同样面临库存压力,当前电解钴社会库存不足2500吨,仅能满足8-10天的下游刚需,创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

需求端的稳步释放则为价格提供坚实支撑。行业调研数据显示,11月国内动力+储能+消费类电池排产量达209GWh,环比增长12.4%,其中三元电芯排产占比16.7%,头部电池企业开工率持续高位运行。高端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同比高增,使得三元锂电池对钴的刚性需求不断释放,单车钴用量维持在5-8公斤。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单台设备钴用量高达10-12公斤,叠加半固态电池量产带来的新增需求,共同构成了需求端的多元增长极。

当日市场呈现的“涨跌互现”报价特征,进一步印证了供需博弈的态势。11月24日国内钴粉供应商上调报价,而氧化钴、硫酸钴供应商则维持报价稳定,欧洲金属钴供应商也同步提高报价,不同品类、不同区域的报价分化,反映出市场对后续行情的谨慎观望情绪。这种观望主要源于前期价格快速上涨后,部分中小企业阶段性放缓采购节奏,而头部企业为保障生产仍在积极补库,形成了“刚需支撑+弹性观望”的市场格局。

后市展望:短期高位震荡,中长期上行趋势明确

从短期走势来看,钴价大概率将在40万元关口附近维持高位震荡。四季度是新能源汽车传统产销旺季,叠加年末下游电池厂、材料企业的集中补库周期,刚需采购将持续支撑价格。而供应端的缺口短期内难以缓解,刚果(金)剩余配额有限,印尼、澳大利亚等新兴产区的扩产项目受设备调试、环保审批等因素影响,投产进度滞后于预期,无法及时弥补供应缺口。库存低位运行的现状,将进一步限制价格回调空间,预计短期钴价波动区间将维持在40万-41万元/吨。

中长期来看,钴价的上行趋势已基本确立。供应端的刚性约束将持续发挥作用,刚果(金)出口配额政策已明确执行至2027年,每年9.66万吨的配额量较2024年实际出口量锐减56%,供给收缩的趋势难以逆转。需求端则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储能行业规模化、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等趋势,将推动全球钴需求在2026年突破35万吨。机构预测,随着供需缺口持续扩大,2026年钴价中枢有望突破45万元/吨,刷新阶段性高点。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