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钨价高位僵局何解?一边是成本顶托,一边是需求压制

钨价高位僵局何解?一边是成本顶托,一边是需求压制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本周初国内钨市延续稳中有升态势。当前市场呈现供需双弱格局。供给端,原料供应持续偏紧支撑卖方议价能力;需求端,下游企业多按需采购,补库意愿谨慎。尽管地缘政治因素仍在,但短期未出现明显变化,市场整体处于僵持观望状态。

业内人士分析,在资源约束与成本支撑下,钨价短期或维持高位运行,但成交活跃度仍受供需博弈制约。随着新能源、军工等领域需求持续释放,钨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延续。

一、供给端:政策与资源约束形成价格硬支撑

国内钨矿供应持续偏紧。2025年首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降至5.8万吨,同比减少6.45%,江西、云南主产区配额进一步调降,湖北、安徽等低产区开采指标甚至归零。同时,矿山品位下滑加剧供应压力,原矿平均品位从0.42%降至0.28%,直接推高开采成本。此外,出口管制政策限制仲钨酸铵等产品外流,进一步收紧国际市场供给。在资源稀缺性与政策刚性约束下,卖方议价能力显著增强,持货商挺价意愿强烈。 

二、需求端:结构性增长驱动价格韧性

传统领域需求稳健,机床、汽车制造等行业复苏带动硬质合金消费,1-5月金属切削机床销量同比增长14.5%。新兴领域贡献核心增量,光伏钨丝渗透率从2024年20%跃升至2025年40%,全球需求超4500吨;半导体、军工领域对高纯度钨材需求同步增长。下游企业虽对高价原料采购偏谨慎,但刚性需求支撑成交,龙头企业如章源钨业、厦门钨业连续上调长单报价,传导成本压力。 

三、市场博弈:库存低位与产业链分化并存

社会库存降至历史低位,现货市场流通资源紧缺,推动价格易涨难跌。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上游矿企受益涨价,中钨高新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26%;中游冶炼和下游合金企业则面临成本倒挂压力,需通过产品升级消化成本。目前市场呈现“长单主导、散单清淡”特征,买卖双方观望情绪浓厚。 

四、未来展望:紧平衡格局或长期延续

短期看,四季度光伏装机高峰与补库需求支撑价格,但高价位或抑制部分下游采购。中长期而言,供需缺口可能持续扩大,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钨市缺口达4679吨。政策层面,开采配额管控与战略资源定位不改,叠加新能源、半导体产业扩张,钨价中枢有望维持高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有采用AI辅助,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机构观点 企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