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报398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下跌8000元;但拉长时间线看,较9月底343000元/吨的价格相比,10月份累计涨幅高达55000元,月度涨幅超16%,短期波动与长期强势的博弈态势凸显。
	回溯整个10月,钴价的强势上涨并非偶然,供需两端的共振构成了核心驱动力。供应端的收缩是本次涨价的关键推手,作为全球钴矿主产国的刚果(金),明确规定10月钴矿出口上限仅为3625吨,而1-7月中国钴原料进口量已累计同比减少14.69%,叠加国内钴冶炼环节出现阶段性产能收缩——金隆铜业等头部企业自10月11日起启动年度设备大修,涉及多项冶炼关键工序,计划工期28天,进一步加剧了短期供应紧张格局。
	需求端的结构性支撑则为涨价提供了坚实基础。尽管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连续4个月超越三元电池,但1-10月三元电池累计装机量仍达57.28GWh,新能源汽车1-10月销量更是高达254.2万辆,同比增幅超176%,三元电池对钴的刚性需求依然旺盛。与此同时,3C数码产品进入四季度传统备货旺季,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出货量环比提升,带动钴酸锂需求回暖,形成新能源汽车与3C数码双轮驱动的需求格局。
	而10月31日的单日大幅回调,更多源于短期市场情绪与交易行为的调整。一方面,经过整月的持续上涨后,部分贸易商与下游企业选择获利了结,集中出货导致短期供给增加;另一方面,刚果(金)公布11-12月钴矿出口上限均提升至7250吨,较10月翻倍,市场对后续供应紧张缓解的预期提前释放,引发部分投机资金离场。从市场交投来看,当日现货市场询盘活跃度虽有所下降,但核心下游动力电池企业仍保持按需采购,并未出现大规模停采现象,支撑回调幅度未进一步扩大。
	展望后市,钴价短期或进入震荡整理阶段,但中长期上涨逻辑尚未逆转。供应端来看,刚果(金)出口配额调整虽能缓解短期压力,但国内钴原料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98.41%,全球钴矿资源分布集中的格局未变,且格林美等企业的动力电池回收产能释放仍需时间,2026年前原生钴供应紧张态势难以根本改变。需求端方面,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有望突破310万辆,动力电池装机向150GWh冲击,叠加三元电池在高端车型中的占比维持稳定,钴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短期需关注11月刚果(金)实际出口量及国内冶炼企业大修进度,若供应恢复不及预期,钴价或快速重回上行通道;若下游需求出现季节性回落,则可能延续震荡走势。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短期价格波动风险,重点跟踪供需数据及政策变化。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