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长江现货1#镁均价跌至184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00元。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爆发、镁铝价格比降至历史低位的背景下,镁价为何持续承压?
一、供需错配:新兴需求难抵传统领域萎缩
2025年上半年,中国原镁产量47.68万吨,同比下降2.19%,但传统需求领域持续萎缩——钢铁脱硫用镁需求下滑18%,海绵钛还原领域需求暴跌32%,铝合金添加需求减少5%。尽管新能源汽车单车镁用量从2022年的6kg跃升至2025年的12kg,且人形机器人、eVTOL等新赛道拉动镁需求增长,但新兴领域增量仅部分对冲传统领域萎缩。以问界车型为例,宝武镁业单车镁用量已达20kg以上,但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仍不足60%,山西闻喜产业集群产能利用率跌破50%,宁夏3家年产2万吨以下镁厂永久关停,显示供给端弹性不足与需求增速不匹配的矛盾。
二、成本逻辑:资源禀赋与工艺突破的博弈
镁冶炼高度依赖硅铁、煤炭等原材料及电力成本。2025年硅铁价格波动叠加环保成本上升,推动镁锭成本线升至17000元/吨以上。但宝武镁业通过“煤-焦-镁”循环产业链将吨镁能耗降低,青海盐湖镁业卤水提镁毛利率维持15%,而传统矿石法厂商因成本倒挂陷入亏损。
技术突破方面,半固态压铸工艺使镁合金部件合格率从78%提升至95%,成本下降18%,但规模化应用仍需突破50万吨/年临界点以形成成本优势。目前,镁铝价格比0.8-0.9虽凸显性价比,但下游应用拓展速度受制于加工成本仍高于铝材15%的现实。
三、产业格局:龙头企业扩产与行业出清并行
宝武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矿+原镁+镁合金)抢占市场份额,其巢湖、五台、安徽宝镁三大矿区储量超19亿吨,预计2025年四季度实现开采,有效降低硅铁成本。同时,星源卓镁、万丰奥威等企业加速布局镁压铸,旭升集团、文灿股份等铝压铸企业跨界进入镁合金领域。然而,行业集中度提升背后是中小企业出清——宁夏、山西等地高成本产能关停,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或使出口成本增加12-15%,2025年出口增速预期下调至5.8%,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四、未来展望:轻量化刚需与周期反转机遇
尽管短期镁价承压,但长期看,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需求将维持20%以上年复合增长。2025年单车镁用量目标25kg,对应新能源车1600万辆产量,年需求将突破68万吨。随着半固态压铸、增材制造等技术成熟,镁合金有望从辅助材料升级为战略材料。宝武镁业6000T压铸单元岛实现一体化车身结构件成型,较传统钢铝结构减重30%,压铸周期缩短至90秒,预示生产效率质的飞跃。
本轮镁价下跌是传统需求萎缩、成本压力、行业出清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但新兴领域需求增长与技术创新正在重构行业价值曲线。投资者需关注龙头企业产能扩张进度、技术突破进展及政策导向,理性看待短期波动,把握长期价值机遇。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