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超越锂电:镍钴锂如何成为固态电池与未来科技的基石?

超越锂电:镍钴锂如何成为固态电池与未来科技的基石?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在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镍、钴、锂作为核心能源金属,已成为储能与动力电池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它们不仅支撑着新能源汽车与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更重新定义了全球能源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在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镍、钴、锂作为核心能源金属,已成为储能与动力电池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它们不仅支撑着新能源汽车与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更重新定义了全球能源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核心应用:高能量密度技术的关键支撑,镍、钴、锂的组合在高性能锂电池中发挥着协同作用:
锂​​作为电化学活性最高的金属,是正极材料的基础元素;
钴​​显著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镍​​通过高镍化(如NCM811、NCM9系)降低钴的用量,同时提高能量密度。
这一“金属组合”推动新能源汽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并加速了4680电池、麒麟电池等技术的商业化。此外,其应用场景正持续扩展:
储能系统​​:锂基储能仍占主导地位,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元;
低空经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对超高镍电池的需求推动NCM9系材料渗透率提升;
消费电子​​:折叠屏设备、AR眼镜等依赖高能量密度电池,带动钴需求增长。
战略意义:能源转型的底层逻辑
1.可再生能源的配套需求​​
风电、光伏的波动性需通过储能系统调节,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主流的技术路径。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领域将占据锂需求的65%以上。
2.碳中和的关键推动力​​
纯电动车全生命周期可减少约20吨碳排放,而每GWh锂电池需消耗约600吨碳酸锂。能源金属市场预计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2030年规模突破2万亿元。
3.技术迭代的基石​​
固态电池等新一代技术需更高纯度的镍(99.99%以上)和更大量的锂,推动这些金属从“工业原料”向“科技材料”升级。
产业链:
上游资源集中与地缘风险​​
•锂​​:南美“锂三角”(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占全球储量的58%,但中国通过海外投资掌控超60%的供应;
•钴​​:刚果(金)供应全球70%的钴,但手工采矿带来的ESG风险推高价格,中国企业通过本地冶炼项目降低供应链风险;
•镍​​:印尼凭借红土镍矿优势,吸引大量中资投入冶炼项目,高压酸浸技术将镍回收率提升至95%。
2.中游冶炼与回收技术领先​​
•中国在盐湖提锂、红土镍矿冶炼等领域具备核心技术,精炼钴、硫酸镍产能分别占全球80%和60%;
•电池回收技术日趋成熟,锂回收率超96%,镍钴回收率超99%,2030年退役电池规模将超过原生矿供应;
•深海采矿等新资源渠道正在探索中,预计2030年深海镍矿贡献全球15%的供应。
3.下游应用与市场分化​​
•新能源汽车领域,高镍三元与磷酸铁锂电池并行发展,4680电池等技术创新推动镍需求增长;
•储能市场以年均40%以上增速成为最大增量来源,头部企业通过“电芯+系统集成”模式抢占份额;
•循环经济成为新焦点,“城市矿山”预计在2028年后成为重要资源来源。
结语
镍、钴、锂的战略价值源于其对能源效率的核心作用。从电池技术到资源开发,从回收利用到全球供应链重构,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掌握关键技术、强化资源保障、构建可持续产业链的企业与国家,将在碳中和时代占据先机。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镍、钴、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