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监测)今日12μm、13μm、15μm锂电铝箔报价分别报36,060元/吨、34,810元/吨、33,810元/吨,单日涨幅均为30元/吨。
钠电池产业化加速带来的替代压力与5G基站招标重启、消费电子旺季备货形成对冲,市场进入关键转折窗口期。
9月初锂电铝箔价格曾连续下跌,主要受钠电池集流体铝箔单耗量增加50%的预期冲击。但近期动力电池头部厂商调整采购策略,12μm规格订单量回升,叠加折叠屏手机铰链用高强高导铝箔需求增长,支撑价格企稳。市场监测显示,当前12μm规格加工费已回落,中小厂商毛利率压缩,部分企业通过转产复合铝箔缓解压力。
钠电池产业化进程对传统锂电铝箔形成结构性冲击。尽管复合铝箔技术商业化滞后,但钠电池单GWh铝箔用量较锂电池增加,推动国内新增产能转向兼容钠电池规格。印尼绿电铝箔项目因环保审查暂缓,全球供应增速被限制,但国内再生铝进口配额向长三角倾斜,缓解了部分原料压力。值得注意的是,9μm以下超薄通讯铝箔仍面临进口轧辊供应瓶颈,头部企业国产化改造进度低于预期,导致该规格产品进口依赖较明显。
工信部《锂电铝箔行业规范条件》修订版要求2025年底前淘汰落后产能,行业CR5集中度预计提升。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第二阶段实施后,出口铝箔需补足碳成本差,企业吨成本增加,加速越南、马来西亚产能转移进程。国内储能市场呈现结构性增长,海外户储订单支撑耐高温铝箔需求,但国内大储项目招标量下降,拖累整体需求韧性。
短期价格反弹更多是技术性修复,中长期仍需观察钠电池产业化进度与5G基建落地节奏。具备超薄铝箔量产能力及海外产能布局的企业,或在6G高频材料、量子通信等新兴领域占据先发优势。消费电子换机周期临近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或为行业注入新动能,但供应链韧性不足与技术替代风险仍将是主要制约因素。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