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2025 年 9 月 18 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 6300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暴跌 12500 元 / 吨,跌幅达 1.94%。这一异动打破了此前钨价持续攀升的态势,引发市场对供需格局变化的深度关注。
一、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扰动市场情绪
美联储 9 月 18 日凌晨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至 4.00%-4.25%,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 “通胀压力仍存”,暗示未来降息步伐可能放缓。这一表态导致美元指数在短暂下跌后迅速反弹至 98.5 高位,美元走强直接压制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同时,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 4.08%,持有无息资产黄金的机会成本上升,市场避险资金从金属板块撤离,形成对钨价的间接打压。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同步出现 “普跌” 行情:伦铜电 3 收报 10013.5 美元 / 吨,下跌 1.02%;伦镍电 3 跌幅达 1.20%,创近两周新低。这种跨品种联动反映出宏观情绪对金属价格的主导作用,钨作为兼具工业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品种,难以独善其身。
二、供应端出现结构性松动迹象
尽管国内钨矿开采配额持续收紧(2025 年首批指标同比减少 6.45%),但政策效应出现边际变化:
出口管制政策的反向传导:2025 年 2 月实施的钨制品出口管制导致海外市场溢价超 50%,但国内冶炼企业在高利润驱动下加速生产,8 月 APT 产量环比增长 9.76%,社会库存同比降幅收窄至 34.4%。部分贸易商为规避政策风险,选择低价抛售库存,加剧市场波动。
海外增量逐步释放: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韩国桑东钨矿等海外项目在 2025 年 Q3 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预计全年新增供应 0.55 万金属吨,占全球需求的 3.7%。国际钨协(ITIA)数据显示,8 月全球钨精矿进口量同比增长 11.2%,创三年新高。
三、需求端面临短期压力测试
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增长未能完全对冲传统行业疲软:
硬质合金开工率下滑:国内 8 月硬质合金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 5%,主要受汽车零部件加工订单减少影响。某头部刀具企业透露,其新能源汽车刀具出货量增速从上半年的 22% 放缓至 15%,反映下游制造业景气度边际走弱。
光伏钨丝渗透率不及预期:尽管厦门钨业 100 亿米产线投产在即,但 9 月光伏装机量受硅料价格反弹拖累,单晶硅片企业采购量环比减少 8%,钨丝替代金刚线的进程出现短期停滞。
军工订单季节性调整:三季度通常是军工采购淡季,某钨材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其 8 月特种钨合金销量环比下降 12%,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 45 天。
四、行业龙头策略调整释放信号
厦门钨业扩大再生钨布局:公司在 9 月 9 日机构调研中透露,计划将废钨回收比例从当前的 18% 提升至 25%,并投资建设万吨级再生钨产线。再生钨成本较原生矿低 15%-20%,可能重塑市场价格体系。
五、未来走势的关键变量
政策博弈的临界点:若国内继续强化出口管制,可能倒逼冶炼企业转向内销,加剧供应过剩;但若海外需求持续萎缩,政策松绑预期将升温,形成新的价格波动源。
新能源需求的二次启动:随着四季度光伏装机旺季到来,若硅料价格回落至 80 元 /kg 以下,钨丝需求有望迎来反弹。机构预测,2025 年全球光伏用钨量仍将达 8518 吨,同比增长 198%。
地缘风险的再定价:中东冲突升级可能推升军工订单,但需警惕冲突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如红海航运受阻导致欧洲钨库存告急)。
此次钨价下跌是宏观政策、供需格局、市场情绪共振的结果,短期内或延续震荡调整态势。投资者需重点关注 9 月下旬美联储议息会议对降息路径的修正、国内 “双节” 前下游补库力度,以及欧盟 5840 亿欧元电网改造计划的落地进度。中长期来看,钨资源的战略价值仍未改变,但价格波动中枢可能因市场结构变化上移至 60-65 万元 / 吨区间。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