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长江现货1#白银均价报收10120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劲升115元;截止11:00沪银主力2512合约突破10076元/千克,涨幅达0.24%。这一涨幅背后,是美联储降息周期、全球工业需求爆发与避险情绪升温的三重共振,白银正迎来“金融属性+工业属性”双击的战略机遇期。
降息周期启动:美元走弱点燃贵金属牛市
美联储9月16日召开议息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大幅下调50个基点至4.75%-5.00%,标志着新一轮宽松周期正式开启。降息直接削弱美元信用资产吸引力——当日11:01美元指数下跌0.13%至97.23。历史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与白银价格呈现显著负相关:当美元走弱时,白银作为以美元计价的零息资产,其持有成本降低、相对价值凸显。更关键的是,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3.8%,黄金“零信用风险”特性被放大,而白银因与黄金的“金银比”处于历史低位,正迎来价值重估窗口。
工业需求爆发:新能源赛道催生白银新刚需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白银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工业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突破655GW,每GW光伏板需消耗25吨白银,仅光伏领域年白银需求量就超1.6万吨。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样成为重要增长极:每辆纯电动汽车需消耗20-30克白银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设施,预计202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银量将达5000吨。更值得关注的是,AI算力中心建设对白银的导电性能需求激增——每GW数据中心需消耗15吨白银,成为继光伏之后的第二大工业需求增量。
供需失衡加剧:矿产银产量停滞与再生银瓶颈
全球白银供应呈现“矿产银主导、再生银补充”的二元结构,但两大来源均面临结构性挑战。矿产银方面,墨西哥Peñasquito矿场罢工、阿根廷Manantial Espejo矿山关闭导致2024年全球矿产银产量下降,且全球银矿平均品位在过去十年下降30%,开采成本激增。再生银虽在2024年创十年新高,但摄影用银回收量持续萎缩,工业废料回收受制于全球制造业景气度波动。中研普华预测,2024-2029年全球白银需求复合增长率将达4.2%,其中工业需求占比有望从55%提升至60%,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
避险情绪升温:地缘博弈与关税威胁推升避险需求
中东局势紧张、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事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白银作为黄金的“平价替代品”,在避险场景中需求弹性更大——当黄金价格突破3600美元/盎司后,部分资金转向白银寻求更高性价比的避险配置。此外,特朗普关税威胁等事件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推动资金流入贵金属市场。
后市展望与投资策略
短期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工业需求持续扩张、地缘风险升温三大利好因素仍将持续支撑银价。技术面上,沪银主力合约已突破10000元/千克关键整数关口,MACD指标显示多头动能强劲。中长期而言,白银供需缺口扩大、新能源赛道增量需求释放、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速,将推动银价进入“慢牛”行情。投资者可关注白银ETF、白银期货及白银矿业股,建议在9800-10000元/千克区间布局多单,配置比例控制在5%-10%以对冲通胀风险。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