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再次升级!美国军工遭“断氧”,欧洲绿色梦碎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再次升级!美国军工遭“断氧”,欧洲绿色梦碎

   来源:

2025年5月9日,中国宣布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重点针对此前实施出口管制的​​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

2025年5月9日,中国宣布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重点针对此前实施出口管制的​​钐、钆、、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这一举措使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再次升级,全球市场应声震动:欧洲市场氧化镝价格飙升至850美元/公斤,铽价突破3000美元/公斤,较管制前暴涨210%-310%。中国通过​​“资源+技术”双壁垒​​,正重塑全球稀土产业规则:

​​资源垄断​​:中国控制全球90%的中重稀土精炼产能,美国75%的军工供应链、欧盟90%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材料依赖中国出口;

​​技术碾压​​: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专利占全球85%,美国Mountain Pass矿虽重启开采,但精炼环节仍依赖中国授权;

​​政策威慑​​:出口管制叠加走私打击,直接切断海外“灰色通道”,缅甸、澳大利亚等替代渠道仅填补不足30%缺口。

一、冲击波:全球产业链的“冰火两重天”​​

​​美国军工与科技业遭重创​​

F-35战机单架需417公斤稀土材料,中国管制导致美国国防部紧急启用战略储备,但仅能维持6个月正常生产;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受阻,马斯克坦言“关键部件申请许可流程延长3倍”;

美国铈钴磁体研发遇挫,电机效率较钕铁硼磁体低20%,被迫接受成本激增500美元/台的现实。

​​欧洲绿色转型陷入僵局​​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本土加工比例超40%,但当前精炼产能不足5%,德国汽车巨头被迫将电动车投产计划推迟6-12个月;

瑞典Northvolt电池工厂原料采购成本激增35%,被迫与非洲矿企签订“溢价300%”的长期协议。

​​新兴市场博弈加剧​​

​​缅甸困局​​:克钦邦矿区武装冲突持续,中国进口量同比锐减45%,但当地分离技术落后,难以形成有效替代;

​​非洲突围​​:马拉维Kangankunde矿2026年投产后年产能仅1.5万吨,且运营成本高达中国同类项目的2.3倍。

二、重构逻辑:从“资源争夺”到“技术标准制定权”​​

​​中国技术反制深化​​

北方稀土核级镝合金技术锁定第四代核电站订单,单台机组用量5-8吨,高端订单占比提升至26%;

厦门钨业晶界渗透技术将镝添加比例从2.5%降至1.8%,磁材成本降低15%,宁德时代、格力等头部客户订单增长40%。

​​全球供应链“双轨制”成型​​

​​中国主导链​​:通过印尼镍-稀土联合开发项目,原料成本较非洲低30%,并输出分离技术标准;

​​西方自救链​​:美欧斥资50亿美元扶持Lynas、MP Materials等企业,但2028年前精炼产能难以突破全球15%。

​​循环经济破局​​

德国采埃孚磁体回收技术实现95%再生率,性能损失<2%,成本较原生降低58%;

中国稀土集团牵头制定《钕铁硼焙烧再生原料》国标,推动2026年正规回收企业占比超60%。

​​三、未来图景:价格霸权与技术话语权的终极博弈​​

​​价格体系重构​​

中重稀土价格中枢或上移50%-80%,轻稀土受铈铁合金替代冲击,价格波动加剧;

欧盟碳边境税(CBAM)2026年覆盖稀土,倒逼中国企业布局氢能、低空经济等低碳场景。

​​技术替代加速​​

丰田镧铈磁体技术使成本下降22%,家电领域稀土添加比例从2.8%降至1.5%;

剑桥大学铁镍“宇宙磁体”理论能量积达35MGOe,或颠覆钕铁硼市场格局。

​​地缘政治变量​​

中美稀土关税战升级:美国拟2026年对华磁体加征25%关税,但中国通过缅甸、老挝通道转移40%出口量;

稀土成为RCEP、CPTPP谈判核心议题,东南亚国家被迫在“技术依赖”与“资源贱卖”间抉择。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