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聚焦:美国拟暂免汽车关税,车企供应链“缓刑”
近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正考虑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实施短期关税豁免,以便车企调整供应链至美国本土生产。尽管豁免范围与期限未明确,但这一表态迅速引发市场对全球汽车产业链成本压力缓解的预期。
背景延伸:
车企“去中国化”遇阻:2024年美国汽车制造商从中国进口铝制零部件量同比下滑18%,但加拿大、墨西哥对美出口占比升至45%,车企短期内仍依赖北美区域供应链。
铝消费占比关键:汽车制造业占全球铝需求的25%-30%,美国市场年消费量约450万吨,豁免关税或刺激短期进口铝材需求回升。
二、市场影响:短期需求提振VS长期本土化博弈
短期利多:关税豁免触发“抢进口”预期
若美国对加、墨汽车零部件进口实施6-12个月关税豁免,车企可能加速备货以降低未来成本风险。据估算,美国汽车业每月需进口约12万吨铝材(车身板、压铸件等),豁免期或拉动全球铝需求增量30万-50万吨/年。LME铝价应声反弹,4月14日单日上涨1.5%至2520美元/吨。
长期利空:本土化生产压制海外铝需求
美国再生铝产能扩张:2025年美国再生铝产能预计突破600万吨/年,车企“本土化”政策将优先采购低碳铝,压制原铝进口需求。
墨西哥“中转站”角色弱化:特斯拉墨西哥超级工厂投产推迟至2026年,短期豁免难改车企长期供应链回流趋势。
三、行业联动:政策套利与全球铝贸易重构
中国出口“窗口期”博弈
铝加工品出口激增:3月中国汽车铝板带出口同比增32%,若美国豁免关税,长三角地区加工企业(如常铝股份、亚太科技)或迎来订单潮。
转口贸易升温: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铝半成品对美出口量或借道攀升,规避原产地限制。
欧洲铝企“两面承压”
成本劣势凸显:欧洲电解铝完全成本仍高于2500美元/吨,美国需求若转向本土,欧洲铝厂或被迫减产(如海德鲁德国工厂)。
绿色壁垒升级:欧盟碳边境税(CBAM)覆盖铝行业,美欧“低碳铝”标准竞争加剧
大宗资本押注“政策波动”
CME铝期权数据显示,4月14日看涨期权持仓量激增25%,押注豁免落地后铝价突破2600美元/吨;但高盛警告“若豁免期短于6个月,铝价可能回吐涨幅”。
四、铝价走势预判:政策“脉冲”与基本面拉锯
短期(1-3个月)
上行驱动:豁免预期刺激补库需求,叠加LME库存降至40万吨以下(4月13日报39.8万吨),铝价或测试2550-2600美元/吨区间。
下行风险:若豁免细节不及预期(如仅限整车、排除零部件),铝价可能回落至2450美元/吨支撑位。
中期(6-12个月)
需求分化:美国本土再生铝产能释放压制进口,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年需求增量80万吨)及东南亚基建项目对冲利空。
价格中枢:LME铝价或维持2300-2600美元/吨宽幅震荡,政策扰动率提升。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