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铜市场经历了一场由出口高峰向内需复苏的显著转变。据8月19日的最新消息,随着国内需求的强劲反弹,中国上个月的铜出口量从历史最高水平显著回落,标志着市场供需格局的新变化。
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未锻造铜及其制品的出口量骤降至140,940吨,较6月的创纪录水平减少了40%。然而,即便如此,这一出口量仍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显示出中国在全球铜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今年前七个月,中国的铜出口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进一步证明了其出口能力的增强。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国内买家对铜价快速回落的敏锐捕捉和积极采购。随着国际铜价在5月份创下历史新高后回调,国内买家纷纷抓住机会扩大库存,导致国内需求激增。同时,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仓库中堆积的中国铜也为出口套利提供了条件,但随着国内外价格差的缩小,这一套利窗口逐渐关闭。
展望未来,中国铜市场的供需前景依然充满挑战与机遇。一方面,中国铜矿企业的产量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以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为代表的中国矿企总产量将超过全球三大铜矿商(智利国家铜业、美国自由港、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的总和,这将为中国铜市场的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需求方面则呈现多空交织的态势。虽然与绿色转型相关的购买量持续增加,为铜需求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和工厂活动的萎缩仍对铜需求构成压力。然而,随着电网订单的增加和下游产业的逐步复苏,中国铜现货需求自上个月以来已有所回升。
在供应方面,尽管全球精矿供应紧张给中国冶炼厂带来一定压力,但冶炼厂仍努力维持生产,7月份产量较去年同期仍有增长。不过,随着精铜供应增速的收窄和需求的逐步复苏,市场供需关系有望进一步改善。
综合以上因素,市场分析师普遍预测,在四季度,随着境外库存累积达到峰值并开始减少,以及中国内需的持续复苏,铜价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这一预测不仅基于当前的市场供需状况,也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铜市前景的乐观预期。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