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演变和关键矿产资源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中国再次祭出战略性资源管控措施。2025年4月4日,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宣布对包括钐(Sm)、钆(Gd)、铽(Tb)、镝(Dy)、镥(Lu)、钪(Sc)、钇(Y)在内的七种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于公告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此举不仅是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战略考量,也是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的具体体现,符合国际惯例。
本次出口管制并非简单的数量限制,而是涵盖了从上游氧化物、金属到下游应用产品的全产业链条。西部证券有色首席分析师刘博指出,相较于2015年取消稀土出口配额后实行的出口许可证管理,此次管制范围显著扩大,将合金材料、溅射靶材、含有镝、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以及钐钴永磁等高附加值产品纳入其中。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的核心国家,尤其在中重稀土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佐证了这一点,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约占全球的70%,而2020年至2023年间,美国进口的稀土中,高达70%来源于中国。尽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蕴藏部分中重稀土资源,但其矿藏品位较低、开采难度大,且稀土元素构成不完整,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在全球重稀土供应中的关键角色。日本、美国和韩国是中国稀土氧化物及金属的主要进口国。
出口管制政策的出台,预计将对全球中重稀土市场产生显著影响。短期来看,海外市场或将面临中重稀土的供应紧张局面,由此可能导致国内外中重稀土产品价格差进一步扩大,并有望带动国内中重稀土价格的上涨,市场或将重演此前锑、铋等金属在实施出口管制后的价格攀升态势。专家预测,受出口管制影响,管制名单内的稀土相关产品价格短期内或将出现显著上涨。
以锑为例,自2024年9月15日中国对锑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以来,截至2025年4月3日,国内锑锭价格已大幅上涨59.4%,为中重稀土市场的价格走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出口管制对国内实体企业而言,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挑战。长远角度来看,中重稀土不仅是重要的资源商品,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性筹码。作为中国重要的反制资源,国家有望对稀土资源的供给进行更高级别的管控与保障,相关的国内生产经营企业也有望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从而为稀土价格中枢提供长期的支撑。当前稀土价格仍处于周期底部,出口管制政策下,外盘中重稀土价格的上涨有望传导至国内市场,从而提升国内中重稀土的价格水平,相关上市公司有望从中受益。
中国稀土集团作为稀土行业的央企巨头,拥有丰富的中重稀土资源。据接近该集团的人士透露,中国稀土集团的稀土产品出口占比并不高。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度全国离子型(中重稀土)开采总量指标为19150吨,全部指标均分配给了中国稀土集团,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重稀土领域的领导地位。
中国稀土集团旗下的广晟有色则深耕于广东省的中重稀土资源。广晟有色2024年年报披露,广东省是我国离子型稀土资源大省,尤其富含中重稀土资源。公司拥有多个稀土矿山,如仁居稀土矿、五丰稀土矿和新丰稀土矿等,稀土资源储量接近12万吨。
中国的稀土资源分布呈现出“北轻南重”的特点。尽管位于北方的包钢集团以轻稀土资源为主,但在中重稀土领域,以中国稀土集团和广晟有色为代表的企业,凭借其拥有的资源优势,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中国对部分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是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举措。短期内,全球中重稀土市场或将面临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的局面,国内相关企业可能面临一定的运营调整。然而,从长远来看,此举将提升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并有望为国内拥有中重稀土资源的企业带来战略发展机遇和长期的价格支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