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情:

——11月3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7020元/吨,跌630元;升水为100元/吨,涨40元;A00铝锭报21440元/吨,涨160元;贴水报0元;0#锌报22360元/吨,涨60元;1#锌报22260元/吨,涨60元;1#铅锭报17375元/吨,涨25元;1#镍报122300元/吨,持平;1#锡报285750元/吨,涨1250元;
近期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多空交织与基本面分化中剧烈震荡。美联储降息路径分歧、美元指数强势反扑、中国经济数据疲软三大宏观变量形成“三重顶”压力,而各品种基本面则呈现“铜铝承压、锡镍争锋”的分化格局,四季度金属价格走势或现“冰火两重天”。
铜市:宏观利空压顶,需求疲态尽显
上周美联储鹰派阵营集体发声,克利夫兰联储哈玛克、达拉斯联储洛根及堪萨斯城联储施密德形成“三票反对”阵营,直接导致12月降息预期降温,美元指数飙升至99.84创三个月新高。这对以美元计价的铜金属形成双重打击——非美买家成本激增,叠加中国10月制造业PMI连续第七个月萎缩,出口新订单持续下滑,铜价上行动力被彻底压制。基本面印证需求疲软:沪铜社库单月暴增11348吨至11.6万吨,刷新近一个月高位;洋山铜溢价单月暴跌28%至36美元/吨,进口需求萎缩可见一斑。随着传统旺季尾声临近,下游消费走弱预期强化,预计短期铜价承压下跌,需警惕美国政府停摆对数据真空期的冲击。今日关注下方支撑位86500元/吨。
铝市:风险偏好抬升,挺价情绪支撑
与铜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铝价在美元走强压力下仍维持偏强运行。美国三大股指全线走强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叠加中美经贸破冰缓解紧张情绪,形成“宏观暖风”。基本面呈现“海外供应收缩、国内消费韧性”的支撑逻辑:沪铝社库实现三连降,持货商挺价情绪浓厚;尽管铝价冲高抑制下游采买节奏,但消费韧性仍支撑现货成交改善。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停摆导致非农数据缺席,市场将依赖ADP私人就业、Revelio Labs预估数据及ISM制造业PMI判断经济走向,需警惕数据真空期下的预期差风险。
锡镍:供给硬约束VS库存高压博弈
锡市呈现“紧供应、弱现实”的典型特征。缅甸佤邦复产进度迟缓、印尼打击非法采矿导致全球锡精矿进口量环比下滑,LME库存维持历史低位构成强支撑。但需求端分化明显:光伏装机与手机出货疲软压制传统焊料需求,人工智能新兴领域需求虽存韧性但占比有限,高锡价进一步抑制终端补库意愿,预计锡价冲高弹性有限。镍市则陷入“预期强、现实弱”困局:印尼采矿配额收紧与菲律宾雨季形成供应支撑,但LME库存突破25.2万吨新高,叠加国内电解镍产能激增,过剩压力持续压制盘面。不锈钢减产缓解库存压力但终端订单疲软未改,新能源高镍化需求增量被产能扩张抵消,短期或延续震荡格局,预计盘面进入涨跌博弈阶段。
铅锌:供需双弱下的紧平衡艺术
铅市呈现“矿紧铅稳”的供应收缩格局,铅矿紧张推动加工费下行,再生铅环节受原料采购与物流效率制约,产量恢复缓慢,LME库存持续去化提供底部支撑。需求端则显现“高价抑制”效应,蓄电池企业采购谨慎,但社会库存偏低缓冲下行压力,预计铅价高位横盘震荡。锌市供需双弱特征更为突出:沪锌社库环比降0.58万吨至10.34万吨,四季度供应收紧预期持续,但与此同时,北方冬季冶炼厂检修减产或加剧供应收紧,也降低了开工率,对锌矿采购需求下降。当前现货消费仅维持刚需,实际成交仍显疲态,且现货维持贴水格局,压制锌价的反弹空间,综合来看,短期锌价预计维持22300-22600元/吨区间震荡。
后市展望:宏观情绪与供需边际的平衡术
当前有色金属市场正处于宏观情绪与供需边际的精密平衡中。美联储官员后续表态、中美经贸互动、国内库存变化将成为价格波动的关键传导变量。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大信号:一是美联储12月降息路径的最终定调,二是中国“十五五”规划下基建与新能源领域的实际需求落地情况,三是LME与上期所库存的边际变化。在“宏观多空交织、基本面分化”的背景下,四季度金属价格或呈现“铜价承压整理、铝坚挺、锡镍争锋、铅锌紧平衡”的差异化走势,市场参与者需以“风险控制为锚,供需逻辑为帆”,在波动中捕捉结构性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分析基于公开市场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