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月31日)沪期锌偏弱震荡,主力合约2512收于22355元/吨,跌幅0.29%,长江现货市场0#锌均价微涨30元至22300元/吨。看似温和的涨势背后,实则暗藏多重压力——宏观层面,中美贸易协议实效存疑、美联储12月降息不确定性、美国政府停摆叠加通胀高企,共同压制商品市场情绪;基本面,供应端“抢矿大战”持续,需求端却现“旺季不旺”窘境,供需过剩预期成为锌价上行最大掣肘。
	宏观面“三重寒意”交织:鲍威尔“12月降息未定”的鹰派表态,叠加美国政府停摆30日致关键经济数据缺失,市场对货币政策路径的预期混乱加剧。地缘政治方面,黎以冲突升级推升避险情绪,而中美领导人同意保持交往虽缓解部分紧张,但贸易协议结构性问题未解,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中国10月制造业PMI降至49.0%连续七个月低于荣枯线,非制造业升至50.1%,综合PMI为50.0%,显示经济总体稳定但制造业仍承压,限制沪锌跌势的同时也削弱了上行动力。
	基本面“供需博弈”激烈:供应端,国内外锌矿加工费快速下滑,因内外比价低位引发国产矿争抢,进口商挺价冬储,炼厂被迫“以价换量”维持原料库存安全。冶炼端,10月检修集中下半月,11月高产持续但新产能放量,供应压力不减。需求端却现“节后寒潮”——镀锌、压铸锌开工率在国庆后小高峰后齐降,高价抑制下游采购,现货补货低迷,持货商逢高变现致流通增多,交投惨淡。库存方面,上期所锌锭社库连续两周下降,本周(10月27日至31日)锌库存减少5752吨至103416吨,但库存水平仍位于同期高位,LME去库速度放缓,低库存支撑与高库存压力形成微妙平衡。
	后市“涨跌两难”成共识:宏观喜忧参半,供需过剩预期与消费乏力双重压制,锌价短期内或维持震荡格局。但需警惕11月冶炼端减停产意愿上升带来的潜在去库可能——若需求维稳叠加出口增加,库存或有去化动力,为价格提供阶段性支撑。当前,市场正密切关注中美会晤后续进展、美联储12月利率决议及锌锭库存变化,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锌价能否突破当前“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困局。
	免责声明:本文分析基于公开市场数据及企业动态,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