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未迎宽松狂欢,铜铝双雄反遇冷

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未迎宽松狂欢,铜铝双雄反遇冷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9月18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0150元/吨,跌550元;升水为200元/吨,持平

期货行情:

——9月18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0150元/吨,跌550元;升水为200元/吨,持平;A00铝锭报20780元/吨,跌110元;贴水报30元;1#锌报21940元/吨,跌150元;0#锌报22040元/吨,跌150元;1#铅锭报17175元/吨,涨50元;1#镍报123100元/吨,涨150元;1#锡报270500元/吨,跌2000元。

【导语】北京时间9月18日,美联储25个基点降息如预期落地,但鲍威尔“风险管理降息”的定性及“无需迅速行动”的表态,彻底击碎市场对连续降息的期待。这场本应点燃风险资产热情的货币政策调整,却意外成为有色金属市场分化的转折点——铜、铝、锌、铅、锡、镍六大金属品种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价格走势,铅价盘中反弹上行。铜铝双雄未迎上涨浪潮,反而在库存压力与需求疲软中集体遇冷,揭示出宏观政策信号与产业基本面深度博弈的复杂图景。

【宏观视角:政策信号如何撕裂市场预期】

鲍威尔强调“政策无预设路线”与“美联储独立性”,看似谨慎的表述却引发市场强烈反应。美元指数探涨、原油回落、股市分化,均反映出投资者对“不确定性信号”的敏感——降息25个基点已被充分定价,但“风险管理”的定性让市场意识到宽松并非坦途,资金出逃金属市场成为必然选择。但需注意,这种政策信号与市场预期的撕裂,为后续政策调整预留空间。而且这种“不确定性信号”在铜铝品种中表现尤为剧烈,因其对利率敏感且受库存周期直接影响,而铅、锡等品种因供需结构差异呈现抗跌性。

【铜铝寒冬:库存高企与需求疲软的双重绞杀】

伦铜以9974美元/吨收盘,跌幅1.41%创一周新低,直接印证了鲍威尔“逐次会议决策”表态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中国8月铜产量同比暴增15%至130.1万吨,叠加“金九”旺季消费低迷,下游追跌采购谨慎,交割后仓单流通受限,现货升水持续承压,持货商库存压力飙升。铝市更显惨淡,国内铝价高涨抑制终端消费,铝棒出货受阻,“以价换量”策略失效,上期所铝锭社会库存持续累积刷新逾三个月新高。内外库存差扩大至近年来极值,显性库存压力已超越季节性规律,形成对价格的持续性压制。

【锌锡:供需错配,结构性机会浮现】

WBMS数据显示全球7月锌板短缺1.13万吨,但国内锌锭库存却逆势累积。这种“外紧内松”的格局源于海外炼厂减产延缓矿端增量传导,而国内冶炼产能充足可消化增量。锡市则因缅甸佤邦复产不及预期维持紧平衡,原料紧张导致冶炼厂开工率下滑,精炼锡现货流通偏紧形成强支撑。

【铅镍:成本支撑与供应过剩的博弈】

铅价在“服务消费季”政策提振下逆势反弹,但需警惕消费回暖持续性。原生铅冶炼厂检修与再生铅环保制约形成供应双紧,而新能源车、5G基站等新兴需求持续扩张,构成成本端与需求端双重支撑。反观镍市,印尼湿法项目放量叠加国内精炼镍高产,显性库存持续累积,不锈钢“金九”排产增加难抵新能源领域需求放缓,供应过剩格局难以扭转。

【后市展望:谨慎中寻找结构性机会】

当前金属市场呈现“宏观降温、产业分化”特征。短期看,铜铝需警惕库存压力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制;锌锡可关注供应端扰动带来的阶段性机会;铅镍则需在成本支撑与供应过剩间寻找平衡。中长期而言,需密切关注“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实际成色及宏观政策边际变化。

【结语】

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并未带来市场预期的“宽松狂欢”,反而暴露了金属市场深层次的供需矛盾。在政策信号模糊、资金情绪谨慎的背景下,投资者更需聚焦产业基本面,在分化中捕捉结构性机会。本文所涉分析仅供参考,投资决策仍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判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铜价 铝价 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