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化正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进入爆发期。作为驱动关节电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机器人运动精度与能效比。
钕铁硼(NdFeB)永磁体凭借 55 MGOe 的磁能积与轻量化优势,占据机器人电机材料 90% 以上份额,尤其适合肩关节、髋关节等大扭矩关节。尽管居里温度仅 310℃,但通过优化散热设计,其在 < 150℃环境下的综合表现仍不可替代。
钐钴(SmCo)永磁体则以超 700℃的耐高温特性和抗腐蚀优势,成为高温焊接机器人与深海作业设备的首选。不过,其 3-5 倍于钕铁硼的成本,限制了在民用场景的普及。
产业挑战与突破方向
资源约束:全球 80% 的钕、镝资源集中于中国,价格波动或引发供应链风险。
技术革新: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研发加速,目标降低稀土元素占比 30% 以上,同时提升综合磁性能。
随着特斯拉 Optimus 等爆款产品量产,预计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将贡献稀土永磁需求增量的 25%。这场 “动力心脏” 的技术革命,正重塑全球稀土资源格局与高端制造版图。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www.ccmn.c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