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讯:
7月23日,工业硅期货低开向上但动力有限,主力合约2409开盘价10265元,盘中高点10410元,低点10195元,结算价10320元,收盘10320元/吨,跌115元,跌幅1.10%。成交量233651手,持仓量223836手减少16442手。
2408合约收盘10245元/吨,跌150元,跌幅1.44%。成交量5083手,持仓量13909手减少1028手。
【长江有色:高位开工遭遇需求冰封 硅价继续向下】
当前,硅材料市场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供需博弈,尽管三大主产区均保持着高位的开工状态,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但下游市场的反应却显得异常冷淡,询单热度持续低迷,未能与上游的供应热情相匹配。这种供需错配的现象,使得硅企不得不采取更为积极的销售策略,纷纷下调报价以吸引买家,其中不乏新疆等地区的头部大厂,上周五更是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降价600元,旨在通过让利来刺激出货,缓解库存压力。
然而,即便如此,市场依然未能迎来预期的弹性需求释放。下游光伏领域,作为硅材料的重要消费端,其表现同样不容乐观,受欧洲外贸淡季影响,光伏组件市场订单量进一步缩减,市场需求明显下滑。而电池片制造商则面临着银价高企带来的成本压力,这使得它们对硅片原料价格的上涨持谨慎态度,接受度普遍较低。
多晶硅市场同样未能幸免于难,受下游需求疲软的影响,多晶硅的新成交订单多以小单为主,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支撑,与此同时,行业内的检修规模却在不断扩大,多家企业因设备维护、技术改造等原因暂时停产或减产,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供应过剩局面。据业内预测,7月份多晶硅的整体产量或将从原先预估的15万吨水平继续下调,显示出市场对未来前景的悲观预期。
综合来看,当前硅材料市场正处于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调整期。一方面,上游企业为缓解库存压力而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另一方面,下游需求的不振又使得降价效果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和挑战。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政策的逐步调整,硅材料市场的走势将如何演变,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