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光伏“反内卷”显效!中上游价格飙升12% ,多晶硅产能为何集体“爽约”58万吨?

光伏“反内卷”显效!中上游价格飙升12% ,多晶硅产能为何集体“爽约”58万吨?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硅片、硅料等核心环节产品价格较上月平均上涨8%-12%,标志着行业“反内卷”行动初现成效,产业链多个环节价格有望延续上行态势。分析人士指出,此轮涨价源于行业自律机制强化、企业协同减产及终端需求回暖等多重因素驱动,标志着光伏产业正从“低价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

近期,光伏产业链中上游环节迎来显著价格波动。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硅片、硅料等核心环节产品价格较上月平均上涨8%-12%,标志着行业“反内卷”行动初现成效,产业链多个环节价格有望延续上行态势。分析人士指出,此轮涨价源于行业自律机制强化、企业协同减产及终端需求回暖等多重因素驱动,标志着光伏产业正从“低价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

从产能端看,2025年我国多晶硅新增产能规划达68万吨,主要分布于新疆(10万吨)、宁夏(12.5万吨)、内蒙古(18万吨)等西部资源富集区。截至目前,年内计划投产的58万吨产能中仅25万吨实现投产,剩余33万吨面临延期风险。行业机构调研显示,受技术调试、资金链压力及市场信心不足影响,多家企业已将投产计划推迟至2026年,实际投产率不足预期六成。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背后,折射出行业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头部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一体化布局巩固成本优势,如内蒙古某龙头项目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将综合电耗降至13.5千瓦时/公斤;另一方面,中小产能受高纯石英砂供应紧张、环保标准升级等因素制约,投产周期被迫延长。值得关注的是,延期投产现象并未引发市场恐慌,反而因供需关系短期趋紧强化了价格支撑。

展望后市,分析师认为,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持续增长,但产业链利润分配将更依赖技术壁垒和品牌溢价。预计2025年四季度,N型硅料溢价有望扩大至5000元/吨以上,高效电池片订单已排产至明年一季度。然而,行业仍需警惕贸易壁垒升级、储能配套滞后等潜在风险。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表示,当前行业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企业需通过差异化创新打破同质化竞争,同时建议政策层面加大对首台套装备、绿电认证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随着“反内卷”行动深入推进,光伏产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的新周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