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8月28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553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暴涨26000元/吨。这一价格不仅创下年内新高,更将钨粉市场推至风口浪尖。
一、供应端:环保限产+资源枯竭,供给刚性收缩
开采配额大幅缩减
自然资源部2025年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定为5.8万吨,同比减少4000吨,降幅达6.45%。江西、湖南等主产区配额分别下调8%和6%,部分低产区指标甚至归零。全球范围内,中国钨储量占比超60%,产量占比高达84.52%,开采指标收紧直接强化资源垄断性。
环保督察加剧供应紧张
7月初,江西、湖南启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多家企业因废水排放不达标被要求限产整改。国内钨精矿开工率降至35%,周产量减少约200吨,市场现货库存降至15天以内,部分厂商出现“断货”现象。
资源品位下滑推高成本
国内钨矿原矿平均品位从2024年的0.42%降至0.28%,高品位黑钨矿近乎枯竭。开采成本攀升至10万元/吨以上,叠加进口矿溢价扩大,进一步压缩供应弹性。
二、需求端:军工订单爆发+新能源崛起,需求激增
军工领域:地缘冲突推高战略需求
2025年7月,国防科工局军工材料采购计划中,硬质合金刀具、穿甲弹芯等钨制品订单同比增长42%。全球军工产业链对钨的采购量从2024年的2200吨增至3000吨。美国“黄金穹顶”计划拟部署300套拦截系统,每套需钨合金30吨,仅此一项将消耗9000吨钨,远超全球年产量。
新能源领域:光伏与锂电池双驱动
光伏行业:钨丝金刚线在硅片切割中的渗透率突破60%,厦门钨业全球首家量产0.015mm超细光伏钨丝,良品率超90%,2025年产能达300亿米,占据全球20%市场份额。
锂电池领域:钨酸锂作为新型正极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已启动研发,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实现小批量供货,需求量预计达1.2万吨,同比增300%。
三、政策与成本:出口管制+原料涨价,支撑价格上行
出口管制强化市场垄断
2025年2月中国对钨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导致欧洲APT价格飙升至29.15-30.74万元/吨,远高于国内价格。国际钨价高位运行成为国内价格的重要支撑。
原料成本持续攀升
65%黑钨精矿价格报19.6万元/吨,仲钨酸铵(APT)价格报28.65万元/吨,创历史新高。钨粉生产成本随之上行,企业被迫通过提价转移压力。
四、龙头企业:业绩分化与产能扩张并行
厦门钨业:光伏钨丝产能释放,净利润微降
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1.84元,派现金额2.92亿元,占净利润比例30.05%。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78亿元,同比增长11.75%,但净利润9.72亿元,同比下降4.37%,主因成本上升压力。
章源钨业:治理结构调整,布局产能扩张
8月25日选举职工代表董事,曾桂玲女士当选,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或为后续产能扩张铺路。
翔鹭钨业:半年报业绩暴增,光伏钨丝成亮点
8月28日涨停,主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38.36万元,同比增长277.65%,硬质合金订单增加、光伏钨丝产能释放及成本控制有效。
五、后市展望:价格易涨难跌,关注供需平衡点
利多因素: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军工与新能源需求刚性,国际钨价支撑。
利空因素:终端消费受成本压制,中小厂商减产或关停,价格传导滞后。
投资者需关注8月进出口数据及主产区复产进度,以判断供需平衡点。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