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中国黄金​​首饰消费遇冷!“小克重+高设计”成新宠​​

中国黄金​​首饰消费遇冷!“小克重+高设计”成新宠​​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7月24日,据中国黄金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黄金消费数据显示:全国黄金消费总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199.826吨,同比大幅下滑26%​​;而​​金条及金币消费量达264.242吨,逆势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小幅增长2.59%。这一“一降一升”的数据,折射出高金价背景下消费者行为的显著分化。

7月24日,据中国黄金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黄金消费数据显示:全国黄金消费总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199.826吨,同比大幅下滑26%​​;而​​金条及金币消费量达264.242吨,逆势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小幅增长2.59%。这一“一降一升”的数据,折射出高金价背景下消费者行为的显著分化。

​​一、首饰消费遇冷:高价抑制需求,轻量化产品成“救命稻草”​​

​​1、价格“天花板”效应显现​​

2025年上半年,国际金价持续攀升,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较年初上涨24.31%,国内首饰金价突破800元/克关口。高金价直接导致消费者“捂紧钱包”,传统婚嫁金饰、大克重投资金条销量锐减。

​​2、“小克重+高设计”成新宠​​

市场需求向​​1-5克小克重金饰​​(如金豆、转运珠)及​​轻奢设计款​​(如古法金镶嵌碎钻吊坠)转移。北京、上海等地金店数据显示,小克重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0%,部分网红款需提前预订。这类产品单价低、工费占比高,既能满足消费者“低价尝鲜”心理,又为商家保留利润空间。

​​二、金条投资火热:避险需求驱动,但利润空间承压​​

1、民间购金潮涌动​​

地缘冲突(如俄乌局势升级)与经济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推升黄金避险属性。2025年上半年,国内金条及金币消费量达264.24吨,相当于每人购买约1.9克黄金,创同期历史新高。

​​2、金店利润“薄如纸”​​

尽管金条需求旺盛,但零售端利润普遍低于5%。某品牌金店负责人透露:“金条售价=基础金价+8-15元/克手续费,扣除加工和运营成本后,净利不足3%。”相比之下,高附加值首饰(如3D硬足金)毛利率可达15%-20%。

​​三、行业应对:从“卖黄金”到“卖服务”​​

​​以旧换新成“流量密码”
​​
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推出“1:1以旧换新”服务,消费者可用旧金饰抵扣新饰工费。北京某商场数据显示,换购业务贡献了45%的销售额,部分门店通过“智能测金ATM机”提升换新效率。

​​黄金ETF成投资新宠​​

2025年上半年,国内黄金ETF增仓84.771吨,持仓量达199.505吨,同比增长173.73%。投资者通过证券账户即可参与黄金交易,规避实物黄金保管风险,成为高净值人群配置首选。

​​四、未来趋势:价格波动下的“结构性机会”​​

​​首饰行业加速转型​​

​​工艺创新​​:5G硬金、珐琅彩等新技术提升产品溢价;

​​场景拓展​​:与国潮IP联名(如故宫文创系列),切入日常配饰市场。

​​投资市场分化加剧​​

​​实物黄金​​:金条、金币需求或随金价回调回落;

​​衍生品​​:黄金期货、期权成交量同比激增88%-149%,机构投资者主导市场。

​​结语:黄金消费“冰火两重天”,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高金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首饰企业需从“卖材料”转向“卖设计+服务”,投资领域则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随着上海黄金交易所沙特、香港交割库启用,人民币计价黄金国际化进程提速,中国黄金市场或在全球定价权争夺中占据更主动地位。

​​风险提示​​:金价波动、地缘政治风险、消费需求不及预期。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