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北京传来重磅消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与能源巨头中国石化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模式,在全国铺开换电网络生态布局。这一跨越能源与交通领域的深度联姻,不仅标志着中国换电模式进入规模化扩张新阶段,更有望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生态。
万站计划:从500到10000的裂变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年内快速落地500座换电站,这相当于每天建成1.6座。而长期目标直指10000座,形成覆盖城市、高速、物流园区的全场景换电网络。中国石化遍布全国的5万余座加油站,将成为换电网络建设的天然载体——传统加油站将升级为“能源补给+车辆服务”的综合能源港。
宁德时代此次亮出的技术底牌尤为值得关注:
1、巧克力换电:通过模块化电池设计,支持不同品牌车型共享换电服务,解决标准不统一难题;
2、 骐骥底盘换电:专为重卡开发的高兼容性方案,5分钟完成底盘电池整体更换,直击长途运输续航痛点。
3、产业破局:换电生态的“中国方案”
此次合作直指行业两大痼疾:
1、补能焦虑:乘用车充电慢、重卡换电难的矛盾,通过标准化电池包与智能换电系统实现效率革命;
2、资产闲置:双方将共同运营换电资产,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或将催生中国主导的换电技术标准。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董事长陈成敏在签约仪式上透露,双方将参与换电国家标准制定,推动中国方案成为全球行业标杆。
资本联动:万亿市场的价值重估
合作框架中的“资本合作”条款颇具想象空间。市场猜测,中国石化可能通过其资本平台参与宁德时代换电业务子公司时代电服、时代骐骥的战略融资。这种“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结合,将加速换电重资产的商业化进程。
中金公司测算,到2027年中国换电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而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的“万站计划”有望占据30%以上市场份额。更关键的是,换电网络将与光伏、储能系统形成能源互联网闭环,打开“车-站-网”协同运营的万亿级市场。
结语
当宁德时代的技术利刃遇上中国石化的网络触角,一个全新的能源服务生态正在破土而出。这不仅是对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的重构,更是对传统能源企业转型路径的破局。在“双碳”目标倒逼下,这场始于换电站的合作,或将改写中国能源产业的底层逻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