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人物专访 | 黄石经信局石浩辰:青铜故里、工业摇篮,黄石铜产业未来可期!

人物专访 | 黄石经信局石浩辰:青铜故里、工业摇篮,黄石铜产业未来可期!

   来源:

长江有色金属网对话黄石市经信局的原材料工业科科长石浩辰

12月6日,黄石市经信局原材料工业科科长石浩辰、工作人员黄志明和长江有色金属网总经理黄志新正在磁湖山庄等待参加2023 湖北省黄石市产业参观考察对接活动的相关企业负责人到来。

黄石的铜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在铜产业的发展上有何优势?这次调研考察活动的用意何在?未来有什么部署?在调研活动开始前,长江有色金属网记者特别采访了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黄石市经信局的原材料工业科科长石浩辰。

记者:调研活动将于明天开始,您能介绍下举办这一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吗?

石浩辰:今年10月份,我接到了长江有色金属网的电话,打算邀约组织一批铜产业企业到黄石实地考察。科室同志认为此次考察活动有利于黄石铜产业宣传,可以快速帮助外地企业了解黄石铜产业发展,有利于增进外地企业、黄石本地铜企业与相关部门三方进一步交流合作。于是我向局领导汇报此次活动,局领导高度重视,嘱咐我科室做好对接协调工作。

记者:作为东道主,您会怎么向本次来黄调研企业负责人介绍黄石的铜产业?

石浩辰:黄石,是一座有着三千年的青铜冶炼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工业史的城市,在中国铜冶炼及近代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拿坐落在我们市的大冶有色这一企业来说,它始建于1953年,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成立的时间和历史跨度都比较长。大冶有色的诞生,不仅为我们新中国的铜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我国铜产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分布在全国很多的铜企业里。虽说黄石在铜产业发展起步很早,但在后续的发展中,我个人觉得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完全地把黄石铜产业优势发挥出来。

记者:为了促进黄石铜产业的发展,黄石市主要采取了哪几个方面的措施?

石浩辰:为了加快黄石铜业发展,我们做了挺多工作。一是聘请国家顶级有色金属产业规划咨询机构,编制了黄石有史以来第一个铜产业发展规划——《黄石市铜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充分结合黄石本地铜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地铜产业以及配套产业现状,对未来铜产业的补链、延链和建链做了详细的规划布局。二是在2021年,我们联合北京安泰科、长江有色金属网等多个单位共同召开了中国(黄石)长江经济带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黄石市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向全国正式发布了《黄石市铜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按照《规划》持续推进黄石市铜产业发展,今年初,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的《黄石市深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的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铜精深加工等10条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明确每条产业链供应链由市领导担任链长,安排1个产业协会提供服务,1个产业基金支持、1个链主企业引领,1个科研平台支撑,1个骨干企业配套。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产业链。按照该《实施方案》,我局牵头制定了《黄石市铜精深加工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并按照《方案》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黄石市现在铜产业发展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您认为目前,黄石市铜产业发展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石浩辰:当前,我市正在开展的一项工作就是支持大冶有色牵头成立湖北省铜业协会。我市虽有悠久的青铜冶炼史,但与国内铜产业发展先进地区江西鹰潭、安徽铜陵相比差距较大。具体差距到底在哪,前期,我们始终没有搞清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副市长带队前往江西鹰潭、安徽铜陵,认真学习以上两地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经梳理我们认为当前急需解决成立湖北省铜业协会这个问题,搭建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迅速收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整理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争取上级部门出台政策支持铜产业发展。目前,协会成立的前期手续已基本完成。

记者:规划提出要将黄石打造成“华中铜谷”,目前发展概况如何?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怎么样的?

石浩辰:“华中铜谷”是我市铜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目前来说,在近年来的努力下,黄石铜产业的发展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部分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落地投产,阴极铜产能规模得到较大提升,企业的安全环保水平、生产工艺和装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应该来说我市初步完成了打造“华中铜谷”的目标。例如弘盛铜业40万吨高纯阴极铜项目和湖北诺德锂电铜箔产业园项目,填补了黄石在高纯铜、电子电路铜箔、锂电铜箔产业上的空白,实现了铜产业链中下游的新突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铜精深加工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工作的推进力度,按照《规划》要求,紧紧围绕电线电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冷卫浴和高效散热装备以及铜文化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并继续围绕大冶有色、华中铜业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力争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力争在“十四五”末,黄石铜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

记者:可以看出来黄石对于铜产业发展有非常远大的目标以及做大做强的决心。可以看到调研企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上中游,下游企业相对较少,这是否说明目前黄石存在于下游生产企业不足的情况?

石浩辰:下游加工企业较少确实是我们产业发展的一个短板。目前,黄石有上游的采矿、中游的冶炼,以及下游的铜板带箔、铜杆加工等企业,但围绕铜板带箔、铜杆加工的下游企业还是较少,现有的铜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江浙、广东等地。近几年,我市下陆区政府加大铜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出台了铜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并投资建设了铜加工产业园,园区内配有标准厂房,铜加工企业可以拎包入住,目前一些做极耳材料以及冲压等加工企业已落户园区,整体情况正在加快改善。

记者:这次调研,我们还将前往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港口、黄石新港保税区,是否有特殊的用意呢?

石浩辰:是的,选择这两个地点确有深意。因为参与本次调研的除了一些铜加工企业,还有一些投资公司与贸易物流企业。首先黄石新港港口以“公铁水空”四港联动的优势,于2021年获批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湖北省之唯一,是国家一类外贸口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

 

随着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获批,黄石新港搭建起水、公、铁、空立体贸易大通道。水运始发班轮3天到上海、4天到宁波,直达班轮7天到韩国;铁路穿港而过与码头无缝衔接,可连接全国铁路网;多条疏港公路连接黄咸、沪渝、大广、杭瑞等高速路网,货达东西南北畅通无阻;对接鄂州花湖机场,车程仅30分钟,实现货物一日到全国,隔天达全球。其次棋盘洲综保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湖北省“一主两副”城市外首个获批的综保区,可以实现水公铁空四港联动和无缝对接,对于企业的大宗物流、国际贸易以及从事矿石进口业务的公司和外向型的企业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们黄石铜产业发展优势所在,当然这部分优势应该还没有完全地被利用起来,也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记者:听您介绍了这么多,可以看出目前黄石铜产业战略部署是比较完善的,整体情况也是稳步向前。目前黄石在铜产业上有没有取得哪些成绩?

石浩辰:今年10月中旬,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冶金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市铜产业跻身全国铜行业第一方阵,打造黄石“华中铜谷”。这是省政府对黄石铜产业发展的定位,也是对黄石铜产业发展的肯定。另一方面,在铜冶炼工艺发展方面,阳新弘盛铜业采用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工艺,应该是国内现在最先进的双闪工艺,能耗和环保排放也达到了国内最先进水平,而产品质量同样是国内一流,阴极铜的纯度达到了99.998%。此外,企业6N高纯铜也正在研发推进

记者:黄石目前是唯一湖北唯一一个可以承接铜压延加工的城市,也是湖北唯一的铜冶炼基地。未来在铜产业的招商引资上,是怎样的战略部署呢?会给到企业一些什么优惠或者扶持吗?

石浩辰:接下来黄石会重点布局铜加工下游企业,推进黄石铜产业补链强链。另外在政策扶持上,我市部分县市区政府已制定出台了铜产业发展以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如果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我市也会采取“一企一策”的政策支持项目落地,我市热烈欢迎企业家来黄洽谈,投资兴业。

记者: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也邀请到了不少铜产业企业和投资公司,作为东道主,您想对他们说什么话呢?

石浩辰:因为这次来黄石调研的企业,很多是第一次到黄石来,对我们的产业情况不是很熟悉,希望大家借此活动先建立联系,再逐步加深了解。黄石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拥有3000年的青铜冶炼史,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工矿特区,是毛主席“骑着毛驴都要去看看”的城市,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钢铁、有色、建材和化工四大板块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经百年的发展,在黄石人和全体企业家的奋勇拼搏下,黄石已成为全国最大最先进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在百年近代工业历史底蕴的上绽放出新的篇章。希望通过此次和长江有色金属网联合举办的活动,与各调研企业建立联系,共同深入了解黄石这座矿冶名城,推动多方合作共赢发展。

记者:您提到了黄石的文旅,据我所知,在“十四五”规划中,黄石提出要打造铜文化产业链,能简要介绍下吗?

石浩辰:对,其实对铜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还是抱有相当远大的期望,毕竟我们拥有三千余年的青铜冶炼史,坐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青铜冶炼的历史底蕴毋庸置疑,但当前我市的铜文化产业几乎处于空白。未来,我们想以黄石的深厚历史底蕴为切入点,借鉴国内铜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经验,打造一个全新的铜文化产业,向全国人民介绍黄石这一青铜古都、矿冶名城。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