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政策法规 > 价格法将有新修订,剑指“内卷式”竞争,新能源材料行业将迎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价格法将有新修订,剑指“内卷式”竞争,新能源材料行业将迎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近期,国家发改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系该法自1998年实施27年来的首次系统性修订,聚焦完善政府定价机制、细化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强化法律责任三大核心领域,旨在治理数字经济时代“内卷式”低价竞争乱象,构建公平市场环境。针对新能源材料行业,草案通过扩展低价倾销认定范围至服务领域,明确禁止强制低价规则,直接遏制光伏多晶硅、锂电池材料等行业的非理性降价行为,预计多晶硅价格将逐步回升至合理区间,碳酸锂供需矛盾缓解或推动价格企稳。

近期,国家发改委、市监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起止时间为2025年7月24日至8月23日。
此次修订是价格法自1998年实施27年来的首次调整,聚焦三大核心领域,共涉及10条具体条款,旨在应对数字经济挑战、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强化依法治价能力。

修正草案明确将低价倾销的认定范围扩展至服务领域,并禁止强制其他经营者执行低价规则。这一调整直接针对新能源材料行业长期存在的“以价换量”现象,多晶硅、碳酸锂等关键材料可能因此受影响。草案通过要求企业说明低价合理性、提高处罚标准,将抑制非理性降价行为,推动价格向合理成本区间回归。预计多晶硅价格有望逐步回升,碳酸锂价格或止跌企稳。

政府定价机制转型后,新能源行业可能受到影响。

新规进一步落实后,新能源企业需在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完成建档立卡,并在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绿证账户。草案将成本监审上升为法定程序,要求企业公开生产能耗、碳排放等数据,新能源材料行业作为高耗能领域,将面临更严格的环保约束。

以工业硅生产为例,新修订的《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要求单位产品能耗下降15%,推动企业升级西门子法工艺或转向颗粒硅技术。同时,绿电使用比例的强制要求(如云南要求新建项目绿电占比不低于50%)将重塑行业成本结构,具备绿电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将获得成本优势。

需求端,绿电交易落实后,可能推动光伏装机量攀升,带动多晶硅需求突破。高纯度硅料因绿电生产认证优势,可能持续溢价。绿电消纳配套储能需求可能激增,带动碳酸锂需求继续突破。钠离子电池因绿电波动性适配需求,材料成本较锂电池低,未来市场规模可能继续扩大。

供给端,高纯度材料溢价显现,绿电生产的光伏级多晶硅较传统工艺产品可能溢价,推动通威、大全能源等头部企业扩产。锂电正极材料因绿电供应链碳足迹认证要求,市场份额可能继续提高。

价格法修订落实后,将进一步构建公平竞争环境、强化环境成本约束,为新能源金属材料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制度基础。短期内,行业将经历价格企稳与产能出清的阵痛期;中长期来看,具备技术优势、绿电资源整合能力及合规经营水平的企业将主导市场,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后市可以重点关注政策执行力度、绿电交易机制落地进展及国际碳规则变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本文数据来源于网络公开数据,仅供市场观察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