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6日,今年已有11家A股公司成功在港股上市,标志着新一轮“A+H”资本扩容潮正式开启。与以往不同,本轮扩容潮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行业覆盖更广、资金结构更优、上市路径更创新,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注入新动能。
本轮扩容企业集中于硬科技、新消费、生物医药三大新兴领域,反映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转型的支持方向。以硬科技领域为例,多家半导体、人工智能企业通过“A+H”模式实现双平台融资,既保障A股股东利益,又吸引国际资本关注。新消费领域则聚焦智能制造、数字服务等领域,生物医药企业则通过港股国际化平台加速创新药研发与海外临床推进。
本轮扩容潮中,国际长线资金参与度显著提升,多家企业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涵盖全球主权基金、知名养老金、专业医疗投资机构等。这种资金结构优化不仅提升企业估值水平,更增强股价稳定性,为后续融资奠定基础。据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港股新股国际配售比例平均达65%,较去年提升12个百分点。
在上市方式上,除传统递表外,换股吸收合并、私有化等创新方案接连涌现。例如,某新能源企业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实现A+H同步上市,既避免重复融资消耗,又实现两地市场估值协同。另有生物科技企业采用“私有化+港股上市”组合拳,先完成A股私有化退市,再登陆港股谋求更大发展空间。这种路径创新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资本运作选择,助力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人士预期,未来监管部门有望继续加大对企业境外上市的支持力度。随着沪深港通机制完善、跨境监管协作深化,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有望通过“A+H”路径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这种布局不仅拓展融资渠道,更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倒逼企业提升治理水平与创新能力。
本轮“A+H”扩容潮不仅是资本市场的一次结构性调整,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映射。随着更多企业加入这一浪潮,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将迈向新高度,为全球投资者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提供更广阔舞台。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