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长江有色金属网2025年11月27日最新数据,电解液市场延续强势上涨态势:锰酸锂电解液均价报19,100元/吨,单日上涨500元,涨幅2.69%;磷酸铁锂电解液均价报25,400元/吨,单日上涨1,000元,涨幅4.10%。若以10月初的2.03万元/吨为基准,部分电解液品种累计涨幅已超25%。这一轮价格快速拉升,折射出锂电材料环节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
供给端:产能刚性限制与低库存共振
供给端呈现产能出清与扩张滞后的双重特征。行业经历长期价格调整后,大量中小产能逐步退出市场,当前有效产能高度集中于天赐材料、新宙邦等头部企业,前五家企业市占率超80%。六氟磷酸锂等核心原料的扩产周期长达18-24个月,且受环保、危化品生产资质等门槛限制,新增产能释放缓慢。截至10月底,行业库存已降至1,500吨左右,为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部分企业出现“驻厂抢货”现象。添加剂VC(碳酸亚乙烯酯)的供应紧张进一步加剧链条矛盾,其价格单周涨幅一度超20%,推动电解液生产成本持续上行。
需求端:储能爆发与长单锁货驱动
需求端呈现“储能为主、动力为辅”的双引擎格局。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430GWh,同比增幅近100%,且四季度储能电芯呈现“一芯难求”态势。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步发力,前9月产销同比增幅均超34%,渗透率突破46%。下游电池企业为保障供应,密集签订长协订单:某些头部企业近期签署合计159.5万吨电解液供应协议,锁定期至2028年。这种“以量换价”策略加剧了现货市场紧缺,形成价格上行正反馈。
成本传导与市场情绪:原料涨价支撑看涨预期
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步上行,为电解液提供成本支撑。六氟磷酸锂均价从7月的4.93万元/吨飙升至11月25日的16.05万元/吨,涨幅超过225%;溶剂碳酸乙烯酯(EC)单周涨幅亦达20.63%。市场看涨预期强烈,持货商惜售情绪明显,下游企业为保障生产而进行的刚性补库行为进一步强化价格上涨动能。
政策与宏观环境:绿色转型加速产业集中
政策面对需求形成刚性支撑。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0倍,占全球总装机比例40%以上。《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政策持续推进,强化了中长期需求预期。与此同时,工信部新版锂电行业规范抬升了六氟磷酸锂等材料的产能门槛,进一步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海外市场对中国电解液材料的进口需求同步增长,2025年9月对美、韩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4%和133.9%,为国内企业打开增量空间。
行业展望:紧平衡态势或延续至2026年下半年
短期来看,四季度储能项目“抢装”与新能源汽车产销旺季叠加,供需矛盾难以缓解。有头部企业表示,当前产线已满负荷运行,且“供应紧平衡状态可能持续至2026年”。未来需重点关注上游碳酸锂价格波动、VC添加剂复产进度及LiFSI等新型锂盐的替代进程。若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电解液价格不排除进一步试探高点的可能。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有采用AI检索,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