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动态:日涨幅0.37%延续上行趋势,累计涨幅凸显韧性
根据长江有色金属网2025年11月27日数据,绿电铝均价报21,830元/吨,单日上涨80元,涨幅0.37%。
近期绿电铝市场价格延续稳步上行态势,单日小幅上涨,整体价格重心较前期低点已有明显抬升。尽管日涨幅相对有限,但价格在短暂回调后能快速修复并创下阶段性新高,表明当前市场基本面支撑稳固。
供给端:多重约束下供应弹性不足
供应端面临产能政策天花板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制约。国内合规产能已接近政策上限,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高位,进一步增产空间有限。海外供应同样受到能源成本高企和基础设施瓶颈的制约,部分区域新增产能投放进度慢于预期。与此同时,行业库存水平持续处于相对低位,对价格形成支撑。西南地区生产还受到季节性水文条件的影响,短期内加剧了供应端的刚性约束。
需求端: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
需求侧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因其轻量化需求而显著拉动了高端铝材的消费。光伏等绿色能源产业装机规模持续扩大,也贡献了稳定的铝需求增量。虽然建筑等传统领域需求表现相对平淡,但电网投资加快以及在一定领域出现的材料替代趋势,为铝消费提供了额外的增长点。
市场博弈:绿色溢价成为新常态
市场交易逻辑正在重塑,绿电铝相较于普通铝锭已经形成并维持着一定的价格溢价,这反映了市场对低碳产品价值的认可。成本端呈现分化态势,主要原料价格从高位有所回落,为生产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但电力成本依然构成刚性支撑。使用清洁能源的企业在成本竞争力上优势明显。
政策与宏观环境:引导产业绿色发展方向
政策层面持续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国际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政策的推进,增加了高碳足迹铝产品的出口成本,倒逼企业提升绿色生产水平。国内相关政策也明确支持再生铝等循环经济发展,并通过碳市场等机制将环境成本逐步内部化。宏观层面上,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以及美元走势等因素,也为金属价格提供了一定的金融环境支持。
未来展望:结构性紧平衡或将延续
短期来看,四季度的项目赶工和春节前的备货需求可能会继续支撑市场,供需缺口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多家市场分析观点认为,全球铝市场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在中期内可能延续,价格中枢有望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长期而言,绿电铝的溢价逻辑预计将随着全球碳定价体系的完善而不断强化。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构建绿电产能、获取低碳认证将成为应对贸易壁垒和提升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有采用AI检索,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